20歲,女孩子最好的年紀。本應該穿著時髦的連衣裙,踩著漂亮的高跟鞋,即將開始人生最美好最難忘的青春歲月。然而,周口的小潘(化名)卻因為從小脊柱方面的疾病而備受困擾,甚至上學也受到了來自同學的異樣眼光。漸漸地,小潘察覺到與身邊妙齡少女的不一樣,在家里難過得直哭鼻子,小潘的媽媽著急卻沒有辦法,當?shù)蒯t(yī)院的醫(yī)生告知她媽媽說是先天性的脊柱畸形,由于復雜、風險大,以及高昂的手術費,縣醫(yī)院的做不了如此復雜的手術,此后小潘因為自卑輟學在家,變得越來越內向。村里的鄰居 把她成為“背鍋女孩”,看著女兒越來越彎的脊背,看著女兒日漸消瘦的身材和越來越惜字如金的性格,小潘媽媽也寢食難安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當?shù)氐尼t(yī)生到河南省洛陽正骨醫(yī)院(河南省骨科醫(yī)院)鄭州院區(qū)脊柱外科進修學習,跟隨周獻偉主任,竟然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有那么多與小潘同病相憐的患者,在醫(yī)院進行手術后可以“挺直脊梁”。便高興地找到了小潘媽媽,告訴她可以去省會鄭州看看。小潘全家商量后決定,不論花多少錢,也要給小潘治好!
來到河南省洛陽正骨醫(yī)院(河南省骨科醫(yī)院)鄭州院區(qū)后,小潘媽媽的心情從忐忑不安到充滿希望。她說從沒想到有那么多相似的病例和小潘一樣,以為一輩子這樣不會再有希望了。見到周主任之前治愈的病例,小潘和媽媽都信心百倍。周主任在細致看過小潘的脊柱情況,與家屬進行了溝通,最后做出了先牽引再手術的決定。
周獻偉主任耐心地對小潘說,牽引是為了更好的手術,這是個漫長的過程,短則半個月,多則一個月甚至兩個月,你可以堅持嗎?內向的小潘堅強地點點頭。
小潘的牽引經歷了兩個過程,首先坐在椅子上,初期的牽引確實讓小潘承受了很多痛苦,可是牽引的效果頗為明顯,這就讓她更有信心堅持下去。后期在床上的牽引,小潘很快就適應了,急切做手術的心情隨著牽引的日漸好轉變得越發(fā)迫切。小潘的主治醫(yī)生劉玉峰大夫介紹;通過重力和骨牽引能夠讓有活動度的關節(jié)和軟組織得到松解,這樣手術做起來就會更加安全。每次查房,周主任都鼓勵小潘,“堅持!再堅持!”,小潘總是含笑地點點頭。面對高昂的醫(yī)療費,對于經濟貧窮的小潘家庭來說簡直不可思議,考慮到她們的困難,周主任想方設法幫助患者及家屬解決困難,并積極求助基金會的幫助共計為小潘捐款25000元。
經歷了一個月的牽引,終于在4月19日早上,小潘推進了手術室。在進手術時,周主任依然為小潘打氣:“打完麻藥,剩下就交給我了,醒來你就會長高的!”小潘再一次堅強地點點頭。手術經歷了差不多5個多小時,小潘媽媽在手術室門口焦急地等待著。當小潘被推出來的時候,明顯地感覺到小潘像被拉直了一樣,挺起來了!手術后據(jù)實際測量,小潘長高了10厘米。術后在7樓護理單元吳春麗護士長的帶領下對小潘進行精心的康復護理。經過康復鍛煉,小潘恢復得很快。
河南省洛陽正骨醫(yī)院(河南省骨科醫(yī)院)鄭州院區(qū)脊柱外五科(脊柱側彎研究室)副主任周獻偉在治療脊柱畸形方面已經有了長達十余年的經驗。在周主任的辦公室里,有一面3D打印的“脊柱墻”,每一個脊柱模型都是周主任治療過的畸形的脊柱病例。對于每一個模型他都清楚的記得背后的故事,周主任在面對走投無路的患者總是細心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,面對家庭困難的患者,更是四處尋求幫助,為患者爭取最大的希望。周主任最大的愿望就是讓每一個畸形的脊柱都能夠“挺直脊梁”!
通訊員:李唯塵
來源:河南省洛陽正骨醫(yī)院(河南省骨科醫(yī)院)
責編:吳兵
審核:劉鶴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