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 52歲的王大媽,進食6個柿子之后,出現(xiàn)腹痛、腹脹、不餓等不適癥狀,輾轉反側,難以入睡,就診于鄭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消化內科二病區(qū)。
王樹俊副主任醫(yī)師接診后,認為王大媽很有可能,得了“胃結石”,果然,胃鏡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王大媽的胃內有2個直徑約2cm-3cm不等的褐色類圓形異物,同時在胃及十二指腸內發(fā)現(xiàn)多處潰瘍灶。
王樹俊主任指出:胃結石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胃糜爛、潰瘍及出血,更甚者出現(xiàn)穿孔及消化道梗阻等嚴重情況,會危及生命。經過與患者家屬溝通后,王樹俊副主任醫(yī)師為患者實施了“胃鏡下碎石術”,術后配合服用5%碳酸氫鈉溶液,促進胃石軟化,使其自然排出即可。3天后再次給王大媽復查胃鏡,王大媽胃內的胃結石已全部排出。
什么是胃石癥?常見形成胃石原因,包括不恰當?shù)氖秤檬磷印⑸介昂跅椀纫鸬奈甘?。尤其是柿子,空腹時卻不宜食用,因為柿子中富含維生素C、多種黃酮甙類、二萜類、膽堿等多種活性成分和大量的鞣酸,空腹時食用,這些物質與胃酸發(fā)生反應,很容易形成胃結石,食用越多,結石越大。
如何預防胃石形成?王樹俊副主任醫(yī)師提醒您:
1.避免空腹吃柿子、山楂及黑棗等。
2.避免酒后、飲茶后吃柿子、山楂及黑棗等。
3.胃腸動力差、胃排空延遲的老年人及小兒應避免或減少吃上述果品。
4.避免高蛋白飲食前后吃上述果品,高蛋白飲食如海鮮(螃蟹、蝦等),禽畜類(牛肉、雞肉等)及奶制品等。(彭大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