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純講授知識稍顯枯燥,學生免不了讓惰性占上風,那么,如何上課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快樂、更有效?這是每個學校、每位老師、每位家長所關(guān)心的問題,也是教育界一直在探尋答案的問題。
最近,河南商報記者在鄭州經(jīng)開區(qū)六一小學看到了游戲化教學的魅力,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思路。
游戲化教學與傳統(tǒng)的課堂有何區(qū)別?讓我們一起去看看。
【課堂】
答題、闖關(guān)、積分、對戰(zhàn)……
一堂課不知不覺過去了
“大家玩過《瘋狂猜成語》嗎?那你有木有瘋狂呢?今天讓我們再瘋狂一次吧。答題,闖關(guān)!請看大屏幕。”剛上課,六一小學三(3)班班主任、語文老師勾曉宇就迫不及待地和學生們一起玩“游戲”,而且,一玩就是一整節(jié)課。
“‘王者’最終會花落誰家?是你們小組嗎?那是你們小組嗎?讓我們開始‘王者爭霸賽’,一起走進第一關(guān)。”勾曉宇說。
今天這堂課,是勾曉宇花費了一周的時間,精心設(shè)計出的一節(jié)闖關(guān)游戲課。
“星空組,你們選哪個?”PPT上,有36個小信封,每個小信封打開都是一道題,信封上顯示序號,讓每個小組隨意選擇。
“我選第18題,因為第6題、12題都是幸運信封,我也想為我們小組選到那個幸運信封。”學生劉雨馨根據(jù)前面的“規(guī)律”推斷,第18題應(yīng)該也是一個幸運信封。
所謂幸運信封,則是不用答題,直接加5分。
可惜的是,劉雨馨沒有選到幸運信封,第18題打開后是一道單選題。
“恭喜你答對了,為你們小組加5分。”勾曉宇邊說話邊看向旁邊的“助教”數(shù)學老師,示意她為星空組加上5分。答對題目獎勵的不僅僅是分值,還可能會有功能卡,比如“雙倍卡”(題目分值變雙倍,答對加雙倍、答錯減雙倍)、“乾坤大挪移卡”(可以在第二輪闖關(guān)時使用,隨時換掉“對手”給本組選擇的題目)。
就這樣,一節(jié)課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,課堂上討論聲、歡呼聲不絕于耳。都下課了,學生們還圍著老師不讓走,想再多闖一關(guān)。
【對比】
這樣的課堂有啥魅力
讓學生不想下課
在六一小學的課堂上,學生和老師可以堂而皇之“玩游戲”,他們闖關(guān)、答題,一起PK,一起歡呼……
游戲化的課堂被學生贊譽為“全程無尿點”,甚至下課了還不愿意離開。那么,這樣的課堂有啥魅力?與傳統(tǒng)課堂又有何不同呢?
游戲化的課堂 經(jīng)常熱火朝天
據(jù)六一小學英語老師司坦知回憶,她也發(fā)現(xiàn),以前孩子上課都是掰著手指頭盼下課,現(xiàn)在上課氛圍卻很好:孩子們很積極,特別是那些以前不愛發(fā)言的學生,現(xiàn)在課堂上也積極討論了起來。
勾曉宇也感同身受,她說:“游戲化教學是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,現(xiàn)在的課堂上,常常熱火朝天的。”
游戲化課堂“消解”了課堂紀律
游戲化課堂與傳統(tǒng)課堂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區(qū)別,就是“消解”了課堂紀律。
什么意思呢?就是說,傳統(tǒng)課堂上,班主任是一遍又一遍給學生強調(diào)課堂紀律,可老師發(fā)現(xiàn),每節(jié)課還是有那么一兩個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,久而久之,不遵守的學生就對課堂紀律產(chǎn)生了“抗體”,一句話也聽不進去。
“而現(xiàn)在呢,只要游戲運用得好,自然吸引所有學生的目光,我再也沒在課堂上強調(diào)過課堂紀律。”勾曉宇說。
讓學生更快樂、更有效地學習
這種游戲化的課堂,到底能不能幫助學生提高成績,成為所有人關(guān)注的焦點。
六一小學副校長吳耀輝認為,游戲化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更快樂、更有效地學習。
“至于能不能幫助學生提高成績,我覺得答案是顯而易見的,從期末考試的成績就能看出來。”吳耀輝說。
勾曉宇也發(fā)現(xiàn),班里“潛力生”(班級對成績不合格學生的隱晦叫法)越來越少,中等生和優(yōu)等生越來越多。
【討論】
學生會不會沉迷于課堂游戲
六一小學的課堂上,不僅有闖關(guān)小游戲,還有《驛站傳書》《倩女幽魂》《德國心臟病》(翻牌游戲)等熱門游戲的身影。
“游戲雖好玩,但設(shè)計游戲難啊。”勾曉宇透露,為設(shè)計《頭腦小王者》,她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融合知識內(nèi)容和游戲形式。
還好,功夫不負有心人,學生們超級喜歡她的這節(jié)課。
除了設(shè)計游戲需花費大量精力以外,家長更擔心的是:學生會不會沉迷于這些游戲?
其實,游戲化教學只是在形式上是“游戲”,內(nèi)容還是課本上的知識。
它本質(zhì)上是一種對學生的激勵方式,并不是以娛樂為主,所以,學生一般不會沉迷。
家長劉雅娟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,她就特別擔心孩子會沉迷于游戲,平時老看到兒子拿她手機玩《王者榮耀》。
“你說說,這個游戲我都玩不好,他看爸爸玩一遍,就拿我手機下載下來玩了。”劉雅娟一開始對游戲化教學很擔憂。
后來,通過觀察,她發(fā)現(xiàn)勾曉宇老師的課堂確實很有趣,而且闖關(guān)答題游戲,里面全是知識點,所以,她就放心了。
“沉迷游戲也不怕,畢竟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就能不知不覺地把知識點掌握住了。”勾曉宇說。
至于學習效果,勾曉宇說,她看到了很明顯的效果:班里不及格的學生越來越少,學生發(fā)言的積極性越來越高,班級氛圍也越來越活躍。
愿景
讓“游戲”走進每節(jié)課堂
吳耀輝認為,學生面臨巨大的課業(yè)負擔,很容易對學習喪失興趣。那么,游戲化教學就很有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“一劑良藥”。
游戲化教學,就是通過游戲化的方式,讓學生完成知識記憶、理解與復(fù)習鞏固,使學生取得進步。
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為了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學生厭學、懼學、難學的問題。
“我們在不斷研究游戲化教學,在研究中展開理性思辨。”六一小學校長王超認為,游戲化是為教育服務(wù),它不是萬能的,但它是有效的。
與北京教育學院游戲化教學課題組合作后,六一小學也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:未來,努力盡快讓“游戲”走進每節(jié)課堂。
作者: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/文 首席記者 楊東華/圖
編輯:河南商報趙琦
來源:河南商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