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膽與膽量有關,膽切除后,膽量就變小,這是完全無科學依據(jù)的。那么,膽囊有什么功能呢?
中醫(yī)講:膽居六腑之首,又隸屬于奇恒之腑。膽與肝相連,有經(jīng)脈相互絡屬而為表里。膽的主要生理功能有:貯存膽汁和排泄膽汁。“膽者,中精之府”,內藏清凈之液,即膽汁。膽汁味苦,色黃綠,由肝之余氣所化生,膽汁生成后,匯集于膽,泄于小腸,以助飲食物消化,是脾胃運化功能得以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??梢?,膽囊在我們人體的消化系統(tǒng)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那么,我們日常該怎么養(yǎng)護呢?
1.根據(jù)自身身體狀況,適當做一些體力活動,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,特別是久坐或腦力勞動者,要勞逸結合,防止過度肥胖,因為肥胖是膽囊疾病的誘因。
2.講究飲食,三餐規(guī)律,定時定量,切忌暴飲暴食,適當節(jié)制脂肪食物,特別是有慢性膽囊疾病的病人要忌油膩,因為吃帶脂肪的食物后會反射性的使膽囊收縮,一旦收縮過于強烈將導致膽絞痛的急性發(fā)作。
3.秋涼以后要注意保暖,尤其是季節(jié)交換時要注意適宜更換衣物,注意蓋被保暖,防止腹部受涼,避免刺激迷走神經(jīng)使膽囊劇烈收縮。
4.有膽石癥和腸寄生蟲病的病人,要及時治療,避免引起膽囊疾病的發(fā)作。
飲食小貼士:
1. 減低食物中脂肪含量,飲食中不用肥肉、油炸和含脂肪多的食品,并注意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。
2.有些膽囊炎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和代謝障礙有關,因此要少吃含膽固醇多的食品如蛋黃、腦、肝、腎、魚子和其他內臟。烹制食品時,應以燉、燴、蒸、煮為主。
3.進食富含優(yōu)質蛋白質及糖類的食物,以保證熱量的需要,有促進肝糖原的形成和保護肝臟的作用。
4.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,如西紅柿、胡蘿卜、玉米、魚肝油等,以保持膽囊上皮組織的健全,因上皮細胞的脫落,能助長膽石形成。蘿卜有利膽作用,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,宜常吃。
5.多飲瓜果汁,如桔汁、梨汁、蘋果汁、荸薺汁及藕汁,西瓜汁更有清熱利濕作用。
6.少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,避免因腸蠕動而增加疼痛,可吃少渣食品或半流質飲食。
7.忌用酒類和刺激性食物或濃烈調味品。烹制菜肴,味道宜清淡,飲食不宜過冷。
食療方推薦:
1.鯉魚赤小豆陳皮粥
將鯉魚處理干凈之后放入鍋內,加水,入赤小豆、陳皮一同煮爛熟成粥,在吃的時候去魚骨。不拘時食之。
2.蒲公英粥:
取蒲公英 40~60克、粳米 50~100克, 將蒲公英洗凈,切碎,煎熬數(shù)分鐘取汁,然后把藥汁加入淘凈的粳米中,一起煮成薄粥。每日吃2~3次,3~5天為 1 療程。此粥有消熱解毒,補中益氣,利濕的效用,有利于膽囊疾病康復。
3.梔子仁粥
取梔子仁 5 克,粳米 100 克。梔子仁碾成細末,先煮粳米為粥,待粥熟時,放入梔子仁細末,稍煮即可。每天服用 1 劑,分 2 次食完。這種粥適用于濕熱型慢性膽囊炎。
4.番茄豆腐素湯面
配方:掛面100克,西紅柿、豆腐各適量。
制法:按家常做法作為湯面,不放油或放少許麻油。
來源:河南中醫(yī)藥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
通訊員:陳穎
責編:吳兵
審核:劉開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