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隊幾個人?8個饅頭加8個燒餅夠不夠吃?這兒還有稀飯和咸菜,哪個隊還沒有吃,讓他們抓緊過來,讓他們趁熱吃……”7月28日下午,在??h新鎮(zhèn)鎮(zhèn)一處衛(wèi)河堤口不遠處的路旁,一群愛心人士正在不停地給抗洪一線的救援人員分裝“愛心餐”,一位聲音沙啞的大姐在不停地招呼著。
(7月28日下午,張秀麗在給抗洪一線的救援人員分裝“愛心餐”)
這位聲音沙啞的大姐叫張秀麗,今年已經(jīng)53歲了,家在淇濱區(qū)。自我市遭遇強降雨以來,熱心的她一直關心汛情發(fā)展,當她從一些微信群看到“兩縣多個村莊群眾被轉移,需要救援物資,參與救援的人員連續(xù)十幾小時還未進食……”的消息時,熱心腸的她坐不住了,她要給受災群眾和救援人員送上熱乎的“愛心餐”。于是,她自己花錢包買了菜、米、面,把自己家的鍋全部用上,在家自己熬粥,由于需要準備將近200份飯,她每天早上4點就起床開始做飯,就這樣,從7月23日起,她每天兩趟,準時從淇濱區(qū)往兩縣給受災群眾和一線救援人員的地方送飯,熱粥、大米、鹵面、包子、燒餅、油條……每天不重樣。因為忙得不可開交,熬粥時右胳膊還被燙傷了,燙傷的部位現(xiàn)在還又紅又腫。“在抗洪搶險的關鍵時刻,我們雖然不能到前線去救助村民、去封堵決口,但我要讓他們吃上熱乎的飯菜,讓他們在危難時刻感受到大家的溫暖。”張秀麗說。
張秀麗的熱情、執(zhí)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,深深感動了身邊的親人、朋友、客戶,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送“愛心餐”的隊伍。“剛開始我自己做飯,現(xiàn)在我們一起做,我們自己在家做好后集中到收集點,再由我送往一線災區(qū),我們這是名副其實的‘百家飯’。”張秀麗說,他們這個愛心團隊現(xiàn)在有一百多人,每天都會根據(jù)救援一線需要分組,準時準點送到救援一線。
由于長時間奔波張秀麗的雙腿已經(jīng)浮腫了,大家都勸她在家歇歇。但張秀麗非常堅決地拒絕了,說道:“一線救援人員他們舍小家為大家,能讓他們吃上一口熱湯熱飯我感覺很幸福,我會一直堅持到洪水退去,他們撤離的一天。”
“張秀麗是我們的元老級員工,為人熱情、實誠、專業(yè),深受客戶喜愛和信賴,在公司曾獲得過很多榮譽。” 張秀麗所在的天安人壽鶴壁中支公司相關負責人說,他們公司的員工也都積極加入了愛心團隊。市保險行業(yè)協(xié)會的相關負責人也被張秀麗熱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,當天下午,便為張秀麗的愛心團隊送去了200份愛心粥。
來源:天安人壽
編輯:李亞鍵
審核:白雪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