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徐冉 通訊員 靳濤
“看,這個公交車每個座位上都有軟軟的棉墊,坐著真暖和,這位車長可真是有心。”在一輛行駛中的B11路公交車上,車廂內座椅上花花綠綠的棉墊引起了不少乘客的關注。那么,是哪一位車長這么有心呢?原來,購買和制作這些棉墊的正是B11路車長周海燕。那么,她為什么要制作這些棉墊呢?
據(jù)車長周海燕介紹,今年入冬以來,曾不止一次地聽到車廂內的乘客議論今年天氣的寒冷,甚至有時候會出現(xiàn)一種很奇怪的現(xiàn)象,明明車廂內有座位,可有的乘客卻遲遲不愿落座,聽到乘客之間的交談后,周海燕才明白了其中原因,原來是因為座椅過于冰涼,導致乘坐距離較近的乘客不愿落座。
車廂內發(fā)生的一幕幕始終在周海燕的腦海里輪番上演,周海燕表示,這心里啊,真的很不是滋味。于是她就在想:“我應該做些什么呢?”根據(jù)往年裝飾暖冬車廂的經(jīng)驗,促使周海燕再次行動起來,她通過瀏覽網(wǎng)絡、踏足布料市場,開始了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公交車廂尋找“溫度”之旅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,他最后選定了一款成品棉質坐墊和一款深色布料,決定為座椅賦予“溫暖”、為金屬扶手蓋上“棉被”。
找到方法后,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了。周海燕找來了針線包、剪刀等輔助工具,利用運營間隙將自己的公交車廂裝扮的煥然一新。原本冰冰涼涼的座椅,突然搖身一變,成為了一個個溫暖的微型沙發(fā);原本裸露的金屬扶手,也被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。此刻,周海燕的車廂里仿佛已經(jīng)完全將冬日的嚴寒隔絕在車廂之外,配合著的鮮花和綠植的裝飾,小小的十米車廂里,儼然一副春天的景象。

周海燕說:“天氣越來越冷,公交車上雖然有暖氣,但是乘客坐到座位上的那一瞬間,還是有些涼。我們線路經(jīng)過的商場,公園比較多,老年乘客不在少數(shù),為了給乘客營造一個更加舒適、溫暖的出行環(huán)境,所以我特意準備了愛心坐墊和一些布料,為車廂內的座椅賦予溫度,為冰涼的扶手覆蓋一層棉被,讓乘客在出行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身邊無處不在的溫暖。” (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 吉倩倩)
“看,這個公交車每個座位上都有軟軟的棉墊,坐著真暖和,這位車長可真是有心。”在一輛行駛中的B11路公交車上,車廂內座椅上花花綠綠的棉墊引起了不少乘客的關注。那么,是哪一位車長這么有心呢?原來,購買和制作這些棉墊的正是B11路車長周海燕。那么,她為什么要制作這些棉墊呢?

據(jù)車長周海燕介紹,今年入冬以來,曾不止一次地聽到車廂內的乘客議論今年天氣的寒冷,甚至有時候會出現(xiàn)一種很奇怪的現(xiàn)象,明明車廂內有座位,可有的乘客卻遲遲不愿落座,聽到乘客之間的交談后,周海燕才明白了其中原因,原來是因為座椅過于冰涼,導致乘坐距離較近的乘客不愿落座。
車廂內發(fā)生的一幕幕始終在周海燕的腦海里輪番上演,周海燕表示,這心里啊,真的很不是滋味。于是她就在想:“我應該做些什么呢?”根據(jù)往年裝飾暖冬車廂的經(jīng)驗,促使周海燕再次行動起來,她通過瀏覽網(wǎng)絡、踏足布料市場,開始了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公交車廂尋找“溫度”之旅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,他最后選定了一款成品棉質坐墊和一款深色布料,決定為座椅賦予“溫暖”、為金屬扶手蓋上“棉被”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