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春版黨媒”“ 新時代黨端”,路演一開始,劉雅鳴給出了這樣兩個定義,用來概述頂端的面貌與底色。為何會如此定義?5個關鍵詞帶你讀懂。
【關鍵詞1:新主流】
服務新主流人群,嗨,年輕人,說的就是你!
頂端希望成功引起哪些人群的注意?劉雅鳴拋出了第一個關鍵詞:“新主流人群”。
何謂主流?過去,一些有身份、有地位、有職權的人會被認為是主流人群;但“頂端新聞”認為,當下,廣大年輕人已成為新主流人群,他們是主流的就業(yè)者、主流的財務分配者、主流的消費者以及互聯網上的主流發(fā)言人。這些人,正面臨著龐大的信息需求和社交需求,比如求職就業(yè)、社交交友,乃至結婚生子等,“頂端新聞”愿意成為他們疑問的解答者、人生的陪伴者。
此外,“頂端新聞”肩負著助推報業(yè)集團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(zhàn)場的頂尖使命,搭建這個互聯網平臺,就是為了占領新興傳播陣地,進而更好地傳播主流聲音、精準地服務主流人群,實現主流媒體“權威聲音”的“權威釋放”。
【關鍵詞2:建平臺】
不再是“我寫你看”,邀你來當平臺的內容創(chuàng)造者
作為一個產品,“頂端新聞”最大的特性在哪里?劉雅鳴給出第二個關鍵詞:“平臺性”。
“什么叫平臺?說白了就是搭場子、建舞臺,讓大家來交流、生產、消費,并在這里獲益。”劉雅鳴介紹,因此,作為應時而生的“頂端新聞”,不再是“我寫你看、我說你聽”的單向型、告知型媒體,而是要搭建一個用戶參與、用戶共享的媒體平臺。
未來,“頂端新聞”上的幾大類人群,身份都將發(fā)生變化:記者與編輯的職責,不再是單純的采訪與寫稿、改錯字與取標題,而將成為平臺上的資源組織者、問題聯接者;讀者與相關的政務部門不再是單純的傾聽者或者受訪者,未來都將成為平臺的內容創(chuàng)造者、社區(qū)建設者,還有問題解答者。“一言以蔽之,‘頂端新聞’要與各方形成利益共同體,將來還會是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。”
【關鍵詞3:開放共享】
如何走好全媒體時代的群眾路線?開放!
劉雅鳴介紹,河南日報創(chuàng)刊伊始到現在,有一個部門始終存在、名稱不變,那就是群眾工作部(簡稱“群工部”);從集團傳統(tǒng)紙媒的“讀者熱線”,再到PC時代大河網的“大河論壇”,“開門辦報”、走群眾路線,是報業(yè)集團一直以來的“老傳統(tǒng)”。
那么,如何走好全媒體時代的群眾路線?
劉雅鳴介紹,從“開門辦報”到“開門辦端”,群眾路線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一直在被實踐,并在新時代發(fā)揚光大。“頂端新聞”具有開放共享的特質,目前,廣邀年輕一代的體驗官參與,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參與平臺的建設和發(fā)展。“這個平臺是大家的平臺。”
【關鍵詞4:問答模式】
“頂端新聞”獨特賣點,背后是媒體的供給側改革
“所有問題,即時答案”,一句簡單的slogan,體現了“頂端新聞”的獨特賣點。為何會如此設計?
據介紹,問答是與資訊不一樣的內容形式,是一種從需求出發(fā)的信息服務方式。從老百姓的提問、困惑、需求出發(fā)去提供內容,從而推進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是“頂端新聞”設計的一個重要出發(fā)點。
“希望通過頂端的問答邏輯,通過問答連接兩類人。”劉雅鳴說,一類是發(fā)信息的人,一類是找信息的人,并在這個過程中,讓發(fā)信息的人能找到其潛在用戶,讓問信息的人找到其關心資訊,從而使兩類人在平臺上形成交互。
此外,作為媒體,未來“頂端新聞”的采編人員也將從海量的提問中獲取選題,進而形成新的選題策劃機制。
【關鍵詞5:智媒時代】
用算法給信息裝上“大腦”,讓信息能主動找人
何謂智媒時代?“頂端新聞”如何利用好先進技術驅動引領融合發(fā)展?
對此,劉雅鳴介紹,當下,5G、人工智能、算法、大數據,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的關鍵詞,“頂端新聞”認為,當算法給信息裝上“大腦”,讓信息能主動找人,就意味著智媒時代的來臨。為了實現信息服務從傳統(tǒng)的“人找信息”到“信息找人”的革命性轉變,報業(yè)集團攜手騰訊公司,在平臺設計中突出了技術支撐,應用前沿的人工智能、大數據技術,使頂端平臺能夠海量內容與用戶興趣、使用場景進行匹配,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的信息需求。(來源 大河客戶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