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希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(以下簡稱NBD)采訪時表示:“目前兩家企業(yè)開展的是預售和發(fā)布,還沒有正式開賣,具體什么時候開賣也不確定,我們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中會有5G手機真正到消費者手里。”
5G競速下各家優(yōu)勢盤點
NBD:目前手機行業(yè)的幾大巨頭各自具備什么優(yōu)勢?
王希:按排名來看,首先是三星,三星的優(yōu)勢主要還是在于長期以來的品牌的勢能積累,包括三星在各地的渠道覆蓋。在整個產品技術層面,三星從芯片側到基帶側,再到產業(yè)鏈的地位方面,都有巨大的優(yōu)勢;第二是蘋果,蘋果主要還是依靠iOS操作系統(tǒng)的粘性,和安卓生態(tài)這類的相似。
就國內而言,華為可以說是國內唯一一家從芯片端到基帶端、終端整機設備、云服務,再到網絡側在內的整個通信垂直領域,也就是全領域的技術基本覆蓋,并且都是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。此外,華為在國內市場以及全球市場的品牌拉力日益提升,這些都是華為目前的優(yōu)勢。
對于OV來說,第一,這兩家在產品設計方面確實是比較獨到。第二,其自身渠道覆蓋廣泛,從整個渠道運營模式來看,眾多競爭對手都在往四六線城市發(fā)力,而OV在這一端的優(yōu)勢相對來說是比較明顯的。另外,OV在近一兩年來產品系列不斷豐富,無論是在品牌形象的提升還是用戶需求的覆蓋方面,都有很大提升。
對于小米而言,一方面是小米基于定價模式,在價格上相對競品很有優(yōu)勢,再一點就是小米在消費級IoT的整個生態(tài)鏈上,還是走在國內幾大廠商的前面。另一個就是中興,從數據上看,國內市場的TOP5基本已經占據銷量的90%甚至更高,中興其實從產品來講沒有什么問題,更多的還是消費者的認知,或者說消費者觸達方面存在一些劣勢。
定價較預期更低
NBD:中興首款5G手機23日預售,華為Mate 20 X 5G版也將在26日正式發(fā)布,消費者什么時候能買到第一批5G手機?
王希:中興5G手機正在預約,但是開賣應該在13至14天以后,大約在8月5日。華為Mate 20 X 5G版具體什么時候開賣也不確定,我們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會有5G手機真正到消費者手里。
中興的5G手機,具體什么時候開賣,量級是多少,還是要看高通最終的供貨情況,華為的巴龍芯片其實也是在做各種調試?,F在行業(yè)內人士體驗的都是測試的,真正等到5G手機量產的話,第一批具體在什么時候我也不清楚,大概在8月份左右。
NBD:中興5G手機定價4999元,這個價格在預期范圍內嗎?
王希:說實話要比之前的預期稍低一些,但是近一兩個月我們也了解到基本上今年的5G手機可能平均就在5000多元,相較于之前所預計的七八千元甚至一萬元的售價確實是低一些。對這個售價而言,成本肯定是可以覆蓋的,至少硬件成本一定是可以的,但是具體要看怎么折算,包括產品的宣發(fā)、研發(fā)、人力等各個方面。
不過,今年的5G手機如果從量級上來看,應該不會影響到整體大盤,因為今年的量畢竟很少。明年年中或者年底,我們預計5G手機的平均單價會下探到兩三千元,這就是針對主流消費者鋪量的時候。IDC預測國內2020年5G手機的出貨量占整體出貨量的12%左右,量級是在四五千萬臺。
NBD:5G的到來會對手機產業(yè)鏈有什么影響?
王希:對產業(yè)鏈來講不會有很突兀的變化,盡管我們說天線和結構件相對于4G肯定有一些變化,但這些變化還是在比較平緩的進行中。包括5G到來后功耗更高,對手機電池的要求更高,但對于電池這種老生常談的問題,也不是說在5G到來后會有突飛猛進的進展。
不過,5G信號頻段要超過4G,尤其短波長的毫米波對于天線數量、靈敏度的要求更高,現在的一些金屬后蓋設計會影響到5G信號傳輸,目前全面屏的趨勢也把手機本身的天線凈空區(qū)設計縮小了。
作者:每日經濟新聞 任芷霓
編輯:編輯吉倩倩 實習編輯馬千惠
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